交通路線
自行開車:
1. 國道1號高速公路→麻豆系統交流道→台84線東西向快速公路→玉井→台3線省道→楠西→水庫通達道路→曾文水庫(二橋收費站)
2. 國道3號高速公路→官田系統交流道→台84線東西向快速公路→玉井→台3線省道→楠西→水庫通達道路→曾文水庫(二號橋收費站)
3. 省道台南台20線省道→永康→台20線省道→新化→台20線省道→左鎮→20線省道→玉井→台20線省道→楠西→水庫通達道路→曾文水庫(二號橋收費站)
基本資料
集水區面積
|
481平方公里
|
滿水位面積
|
18.93平方公里
|
滿水位標高
|
230公尺
|
有效容量
|
50,956萬立方公尺
|
主要設施
大壩
分區滾壓土石壩,壩高134公尺,壩長400公尺,壩頂標高236公尺。
溢洪道
閘門控制溢流式,後接洩槽。堰頂標高211公尺,設弧形閘門三座,每座寬15公尺、高20.5公尺,編號由右岸向左依序為第1號至第3號,最大放水流量為每秒11,345立方公尺。
取出水工
取水塔:斜依式取水塔,位於大壩左岸,後接發電放水路及永久河道放水道。 發電放水路:出口設垂直滑動閘門一座,寬6.0公尺、高4.5公尺,進口中心標高165公尺,設計流量每秒56立方公尺。 永久河道放水道:出口設射流閘門及環滑閘門各二組,閘門直徑1.95公尺,進口中心標高155公尺,當水庫水位標高230公尺及閘門開度達100%時,排放量為每秒177立方公尺;當水庫水位標高235公尺及閘門開度達100%時,最大放流量為每秒180立方公尺。
防淤隧道
閘門控制式,進口中心標高175公尺,設控制閘門及維修閘門各一座。控制閘門為弧形閘門,寬6.8公尺、高6.8公尺;維修閘門為直立式閘門,寬6.8公尺、高7.7公尺。最低運轉水位為標高202.5公尺。當水庫水位達標高230公尺及閘門開度達100%時,隧道排放量為每秒995立方公尺;當水庫水位達標高235公尺及閘門開度達100%時,隧道排放量為每秒1,070立方公尺。
曾文電廠
電廠入口位於曾文水庫地面左岸山壁,經400公尺進廠隧道至圓筒形地下廠房,裝置一部5萬瓩之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利用水庫110公尺水頭水源,經發電進水閘門、壓力鋼管、主閥流進水輪機運轉發電,發電後之尾水流經1號導水隧道、曾文溪,然後流至東口導水堰,引入東口烏山嶺隧道流至烏山頭水庫,年平均發電量約2億度。
蓄水範圍
概述
曾文水庫興建於曾文溪上游,主要目標為調節並充分利用曾文溪之水資源,改善與擴充嘉南地區耕地之灌溉,完成後兼具水力發電、給水及防洪等效應。 水庫於民國56年動土興建,民國62年完工,為國家重大經濟建設之一。水庫蓄水成湖後,原本崇山峻嶺、人跡罕至的庫區,成為映照四周蓊籲山林的萬頃碧池。為使這天然美景、豐富的大自然生態資源能與全民共享,於民國63年7月正式開放觀光。
水 源: |
曾文溪 |
位 置: |
嘉義縣大埔鄉 |
興建機關: |
曾文水庫工程局 |
興建時間:
|
民國56年~62年10月 |
功能效益: |
1.灌溉:面積約50,000公頃
2.給水:每日約40萬立方公尺
|
水庫、攔河堰運用要點、水門操作規定、及水庫蓄水範圍使用管理辦法
運用要點
水門操作規定
水庫蓄水範圍使用管理辦法
水庫攔河堰安全評估業務
依據經濟部水利建造物檢查及安全評估辦法第十五及十七條規定,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為水庫之蓄水建造物應辦理安全評估,其定期整體評估原則於正常使用營運期間一定周期(五年)辦理,本局爰依規定辦理所轄水庫攔河堰定期安全評估作業。
水庫攔河堰安全檢查業務
依據經濟部水利建造物檢查及安全評估辦法第二十條規定略以:「蓄水及引水建造物興辦人應於每年一月底前將前一年辦理之定期檢查結果,彙報主管機關備查;…不定期檢查結果應於事件發生後十日內報主管機關備查。… 」,本局爰依規定辦理所轄水庫攔河堰定期及不定期之安全檢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