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牡丹水庫水域及周邊環境生態資源調查研究與保育行動計畫
計畫年度 110 計畫名稱 牡丹水庫水域及周邊環境生態資源調查研究與保育行動計畫
主辦人員單位 牡丹水庫管理中心 主辦人員姓名 賴冠吾
契約起迄日期 110年01月01日 至 112年12月31日 
決標金額 NT$ 7,375,000 決標紀錄 決標紀錄1
計畫緣由 牡丹水庫位於恒春東北約24公里處、屏東縣牡丹鄉四重溪上游河谷上,民國77年7月開始興建,84年9月完工。完工迄今已逾25年,生態資源甚為豐富,根據102年「四重溪河川情勢調查」報告水域生物調查顯示,四重溪流域所記錄的各類水域生物,均屬分布於臺灣西南部河口及溪流普遍常見物種,其中包括臺灣石賓等8種臺灣特有種生物,以及馬拉關麗體魚等4種外來魚種。完工蓄水後,生態系統已由原來的溪流環境轉變為湖泊生態環境,對四重溪魚類而言牡丹水庫大壩更屬難以克服的橫向溯游障礙。另人為因素造成的外因演替,再加上近來因不當放生造成的外來水域生物入侵庫區的問題,引發非常態的生態與生物群聚變化。
近來生態保育逐漸受到國人重視,地方民情多次表達對於牡丹水庫目前生態現況與相關保育措施之關心。為解決回應民意,目前水庫管理中心以行政協助方式,洽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執行「牡丹水庫水域及周邊環境生態資源調查研究與保育行動」計畫,推動水域環境生態相關保育調查研究工作。並透過本計畫之執行,蒐集水域生態系所需各面向之知識加以整合應用,將研究成果轉換成危害防治措施,供將來水庫或流域整體經營管理之參考。
 
預期效益 一、瞭解水庫魚類群聚組成、時空變化與外來魚種入侵現況,提供水庫管理單位經營管理之參考。
二、瞭解對四重溪、汝仍溪及牡丹溪魚類族群縱向分布之影響。
 
全程項目 1.水域生態基本資料蒐集。
2.牡丹水庫水域及周邊環境生態資源調查研究。
3.牡丹水庫對洄游性生物分布影響評估與保育策略研擬。
4.成立牡丹水庫生態保育行動工作坊,結合在地民眾力量克服洄游性生物縱向溯游障礙,並加強水庫及周邊上、下游河段生態保育。
5.研議庫區外來種魚類移除。
6.水域生態環境調查監測教育訓練與生態解說人員培訓。
7.資料分析及報告編撰、印製。
 
年度項目 1.水域生態基本資料蒐集。
2.牡丹水庫水域及周邊環境生態資源調查研究。
3.牡丹水庫對洄游性生物分布影響評估與保育策略研擬。
4.成立牡丹水庫生態保育行動工作坊,結合在地民眾力量克服洄游性生物縱向溯游障礙,並加強水庫及周邊上、下游河段生態保育。
5.研議庫區外來種魚類移除。
6.水域生態環境調查監測教育訓練與生態解說人員培訓。
7.資料分析及報告編撰、印製。
 
受託機構   主持人姓名  
報告提送階段
期初

期初報告預定提交日

 

期初報告實際審查日

 
期中

期中報告預定提交日

 

期中報告實際審查日

 
期末

期末報告預定提交日

 

期末報告實際審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