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提送階段 |
期初 |
期初報告預定提交日
|
|
期初報告實際審查日
|
|
期中 |
期中報告預定提交日
|
|
期中報告實際審查日
|
|
期末 |
期末報告預定提交日
|
|
期末報告實際審查日
|
|
|
後續處理建議 |
持續落實集水區治理工程生態檢核,加強地方及民眾生態意識與溝通,朝工程與環境結合方式持續精進。 |
計畫研究成果 |
1.工程生態檢核執行:本年度執行生態檢核共9件,研擬及追蹤生態保育措施共52項,迴避10項、縮小11項、減輕22項、補償9項。
2.生態檢核成效追蹤:完成7件,包含曾文溪主流上游、曾文水庫湖域,阿公店人工濕地維管、牡丹欄木設施、高屏堰等工程各1件,甲仙護坡工程2件。
3.生物調查紀錄格式研擬:根據公共工程委員「公共工程生態檢核資訊公開作業指引」,研擬適合本計畫之資料欄位格式、輸入流程及歸檔方式。
4.生態檢核教育訓練與宣導:完成1場教育訓練,課程主題包括生態資料庫、動物通道、施工階段檢核作業等。完成2場宣導活動:「曾文水庫黑鳶生態及工程友善治理說明會」及「高屏堰及伏流水草鴞生態議題工作坊」。
5.生態檢核事項諮詢及相關作業:包括水利署優良工程評選、品管抽查、查訪、工務行政督導、公私協力評選等共5項任務,受訪案件約11件。
6.地方代辦工程位址生態敏感圖資套疊作業:完成3批次共33處套疊,並提供生態評估與檢核執行建議,並研擬送審評估表之複核表單。
7.行政協助辦理:完成宣傳圖文2篇、水利工程研討會發表1篇、抗旱位置生態措施資訊提供2件、高屏堰維管便道迴避草鴞敏感區案例資訊整理、案例及關注物種相關解說素材提供等。 |
應用情形及效益 |
1.本年度執行工程生態檢核共9件。生態措施共有52項,疏通工程重視敏感區迴避縮小、大石保留等措施;護岸護坡重視工程縮小及減量、森林棲地及關注物種(如山麻雀)維持,並朝特色原生植種設計推動;行水區沙腸袋工程重視自然棲地維持且積極跨域合作草鴞保育及友善鋪面等措施。經施工階段生態監測追蹤,在棲地評估分數有減輕效果、關注物種或指標物種有持續出現,對於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穩定維持可見其成效。
2.生態檢核成效追蹤,完成7件前期工程執行生態複查,各案件生態環境回復大致良好,部分特定區域須關注外來種植物局部入侵現象,建議持續巡察與抑制。
3.生態檢核教育訓練與宣導,教育訓練邀請集水區內的相關單位共學,主題包括生態資料庫、動物通道、施工階段作業等多面向。工作坊及宣導則邀請相關機關單位、生態社群、社區民眾等,促進工程與生態跨域資訊交流。
4.行政協助辦理,主要類型包含資料格式建置、督導查核評選會議協助、地方代辦工程計畫書複核、地方代辦工程位址生態敏感圖資套疊、緊急抗旱生態資訊宣導、臉書圖文案例分享、研討會投稿、解說教育素材提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