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摘要(1)

「高屏堰穩定供水改善工程公民參與推動計畫」於102年度由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委託社團法人高雄市綠色協會公民參與團隊辦理執行,針對101年度辦理之「高屏堰課題與多元解決對策擴大公民參與」計畫與地方民意訪調及會談後獲得之六項行動結論,並依該結論進行深度田野調查、拜訪溝通地方意見領袖、跨單位協商、組成相關計畫合作平台、設計執行各種睦鄰方案、辦理水生態社區觀摩見學及工作坊等工作,獲得公民參與水資源政策重要三個流程途徑,包括「信任」、「共識」到「承諾」。

102年度計畫目標為「信任」,並以「被視為有效的溝通橋樑」、「關係的禮尚往來」、「公領域的夥伴關係」、「私領域的個人交情」等四個要項來檢視各利害關係人對高屏堰穩定供水工程計畫的信任狀況。由於102年度辦理獲得地方意見領袖及社區團體相當程度對於南水局之信任,103年度針對公民參與水資源政策第二途徑「共識」作為年度目標,針對101年度獲得之六項行動結論,進一步與各利害關係人擬出共識內容,並搭配適當睦鄰計畫規劃辦理及工作坊操作模式,創造良好參與情境及互動出更具體之共識內容。

本(103)年度計畫目標為協助高屏堰穩定供水計畫中,各權益利害關係代表人之間從「信任」獲得「共識」。在「共識」項目上,計畫團隊依照本計畫需與各權益利害關係代表人溝通協商之各課題,歸納為「溝通平台有效性」、「緩解歷史情結」以及「取水方案調整與接受」等三個觀察項目,以作為檢視年度工作內容與成果之指標。

摘要(2)

計畫團隊透過溝通平台之經營,將公部門、社區居民與其他受到高屏堰取水影響之利害關係人納入溝通的氛圍中,透過不同的操作方式,使各個利害關係人得以呈現真實的想法與期待,並藉由溝通平台的對話機制,使彼此的想法與觀點得以聚焦,進而形成整體之共識。針對溝通平台之經營,計畫團隊進行了南水局公民參與行政機制、公私協力(社區工作坊)以及推動各項睦鄰行動之運作,藉由南水局與社區居民溝通對話之機會,逐漸形塑社區發展與各項取水方案之共識。

在緩解歷史情結上,計畫團隊103年度工作以投入解決大部分高屏堰與民眾間之各項課題為主軸,深化民眾對南水局產生相當程度的信任感,以便103年度得以逐步協助溝通「多元取水」的主題共識。計畫團隊並針對大樹堤防興建時程確認、堤防設計規劃與延伸段檢討訴求進行跨單位協調合作,並協助相關單位與社區居民進行說明與溝通。

在取水方案調整與接受項目上,計畫團隊針對伏流水模場試驗計畫、高灘地傍河取伏流水計畫、大樹堤防堤後導/排水等三項計畫進行深入了解,嘗試與社區進行連結並探詢居民認養之意願,透過跨團隊聯繫會報、辦理相關工作坊、專題演講等活動,邀請並協助南水局相關課室同仁、學者專家與NGOs代表進行對話討論,對於南水局未來辦理伏流取水相關工程,以及後續推動大樹區居民認識伏流水取水有相當程度之助益。

計畫緣由與目的(1)

鑑於政府推動高屏堰穩定供水改善工程政策的過程中,與民眾及相關利害關係人之溝通仍有不足,引起民眾因不了解執行內容及決策,而反對該計畫執行並且引發陳情與抗議阻擾行動,以致於讓政府政策難以順利推動,施政成效不如預期,亦對民生福利帶來負面影響。為能有效掌握政府所提之施政計畫,研提符合民意及民生需求之最適當決策,以達政策執行目的,本計畫期望導入公民參與行動,經由建立公民參與機制,協助公部門尋求最適切之解決對策。

計畫緣由與目的(2)

本計畫已於102年度由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以下簡稱南水局)委託辦理執行第一年計畫,針對該局101年度辦理「高屏堰課題與多元解決對策擴大公民參與」計畫(以下簡稱高屏堰擴大公民參與計畫)獲得以下六項共識行動結論:

一、攔河堰淤砂應持續積極處理,尤其是無尾溝出口及大樹端河段在蓄水範圍內請南水局積極清淤,在清運及清淤管理上請南水局執行前將其規劃向地方說明,透明化辦理。

二、清淤土石做為因莫拉克受災致農地損失低窪地區土石回填農地改良需求,請南水局及七河局依重建會99年1月18日第22次工作小組結論,依現今狀況評估洽高雄市政府研議切實可行方案後,再請大樹區公所調查民眾需求辦理。

三、依歷次洪災調查及民眾反映,高屏溪右岸大樹地區河段因缺乏堤防保護威脅民眾安全,地區民眾強烈建議應立即興建堤防保護。目前南水局已洽七河局召開研商會議形成共識,請南水局及七河局積極合作早日完成興建,亦請地方協助地上物處理。未來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包括高灘地利用,比照公民參與機制結合社區與高雄市政府及民眾共同打造優質的水岸環境。

計畫緣由與目的(3)

四、高屏溪攔河堰興建後高屏溪上游集水區均被列入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民眾土地利用均受管制,不利地方發展屢有民怨發生,建議研擬分區分級管理措施兼具民眾生計及維持水質一舉兩得。鼓勵對於低衝擊開發有利於水源保育、土地利用形式。

五、水源保育回饋金及高屏堰未來相關回饋計畫應以地方發展整體思維,如何結合產業文化發展等,請南水局針對水議題建立合理的回饋機制。

六、高屏堰上游土砂災害頻繁,洪水期間原水高濁度嚴重影響穩定供水,應設法解決。傍河取用伏流水也是良好的解決方案,惟民眾對於伏流水與深井取水之認知仍有陌生與疑慮,請南水局持續對地方溝通。南水局未來建立的模場運作試驗應資訊透明公開,以有效解決民眾疑慮。

計畫緣由與目的(4)

本計畫遂依該行動結論於102年度規劃辦理包括田野調查、拜訪地方意見領袖、跨單位協商、組成計畫合作平台、設計睦鄰方案、辦理水生態社區觀摩及工作坊等工作,獲得公民參與水資源政策重要三個流程途徑,包括「信任」、「共識」到「承諾」;並於成果分析中,定位該年度計畫目標為「信任」,設計以「被視為有效的溝通橋樑」、「關係的禮尚往來」、「公領域的夥伴關係」、「私領域的個人交情」等四個要項檢視各利害關係人對高屏堰穩定供水工程計畫的信任指標。

由於102年度辦理獲得地方意見領袖及社區團體相當程度對於南水局之信任,因此擬於103年度針對公民參與水資源政策第二步驟「共識」作為年度目標。在信任階段的操作當中,計畫團隊首重良好對話溝通氛圍的創造與維繫,但進入「共識」之工作階段,工作方向則轉向實際問題與可能變數的深入溝通討論與解決,亟須如水利規劃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規所)、第七河川局(以下簡稱七河局)、高雄市政府及其他相關權責單位實際進場並積極參與對話平台之運作,整合各方意見與行動,實能按照預定計畫完成「共識」之目標。

本(103)年度計畫遭遇大樹堤防與延伸段檢討進度、模場施工與試驗成果、九合一地方選舉影響民情等可能變數之影響,與整體工作進度產生整體連動性。年度工作中,計畫團隊持續密集與地方溝通對話,同時定期進行跨領域、跨單位之橫向協調,並針對101年度獲得之六項行動結論,進一步與各利害關係人擬出共識內容,並搭配適當睦鄰計畫規劃辦理及工作坊操作模式,創造良好參與情境及互動出更具體之共識內容,以作為104年度後續計畫「承諾」目標之辦理依據。

計畫工作範圍(1)

本計畫依據南水局101年度高屏堰擴大公民參與計畫相關調查與會談結論,歸納地方所關切的議題包括為「安全」、「區域發展受限」及「回饋分配」等層面。其中「安全」問題,包含高屏堰上游大樹區沿岸洪水易淹水區(包括高灘地)等社區生活生產範圍(如圖1-2藍線沿岸各里,包括大樹、檨腳、姑山、大坑、溪埔、興田及統嶺等共7個里);而「發展受限」問題主要指被劃設於「高屏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中(如圖1-2紅線範圍內,包括統嶺、興田、三和、溪埔、大坑、姑山、興山、檨腳、大樹等9個里);至於談到「回饋資源分配」主要在於因高屏堰設置而真實出現權益受損包括安全與發展限制等區域,具備合理參與分配回饋資源資格,因此在大樹區中未涉及「安全」或「發展限制」的區域包括和山、龍目、小坪、井腳、水寮、水安及久堂等7個里,根據調查瞭解過往前大樹鄉公所處理回饋金使用或分配時,係將全鄉區域包含在內。

由於不同課題或本計畫中的行動方案會對應不同區域,以及議題切入的適時性,因此部份如「回饋資源分配」等具複雜性之課題,包含本區沿岸及丘陵區等里行政區,評估本(103)年度(103)計畫將尋求適合方向切入,因此103年工作範圍亦將列入丘陵地區等里(如三和及興山等兩個里)。因此本計畫的工作範圍設定於上述權益受影響之里行政範圍,包括大樹、檨腳、姑山、大坑、溪埔、興田、統嶺、三和、興山等共9個里。

計畫工作範圍(2)

高雄市大樹區地理位置圖

圖1-2 本計畫工作範圍示意圖

本計畫工作範圍示意圖

發展受限區域:大樹、檨腳、興山、姑山、大坑、溪埔、三和、興田、統嶺里,回饋資源分配:大樹區各里,沿岸洪水易淹水區:大樹、檨腳、姑山、大坑、溪埔、興田、統嶺里

103年度工作目標(1)

本計畫主要配合的政策目標在於協助推動「高屏堰穩定供水改善工程」各相關計畫,期能獲得大樹沿岸民意參與溝通、修正,並成為具合作共識之長期夥伴關係,以確保大高雄每日110萬立方公尺的水源可以營運無虞。而高屏堰所在地大樹地區及受其影響之居民,則是與高屏堰營運形成緊密的地方夥伴關係。但同時因為包括水源保護區的限制規範,影響在地原有丘陵與高灘地傳統耕作的農業生活方式,形成一定程度的關係緊張;另一方面,在氣候變遷下,面對可能年年高漲的高屏溪洪水威脅,沿岸社區民眾不斷訴求公部門儘速規劃大樹堤防之訴求未見落實;尤其在莫拉克風災時,大樹街區嚴重淹水,更造成在地住民對於高屏堰長期累積的歷史情結,因此產生反彈行動。

由於不同課題或本計畫中的行動方案會對應不同區域,以及議題切入的適時性,因此部份如「回饋資源分配」等具複雜性之課題,包含本區沿岸及丘陵區等里行政區,評估本(103)年度(103)計畫將尋求適合方向切入,因此103年工作範圍亦將列入丘陵地區等里(如三和及興山等兩個里)。因此本計畫的工作範圍設定於上述權益受影響之里行政範圍,包括大樹、檨腳、姑山、大坑、溪埔、興田、統嶺、三和、興山等共9個里。

上述所累積之因果,造成南水局推動多元取水方案的溝通困境,也讓現代公共工程計畫不得不重視的新的關鍵課題—計畫推動之可行性評估已不僅是技術領域問題,還需面對並解決長期積累的社會問題。有鑒於此,南水局於101年度辦理高屏堰擴大公民參與計畫,希冀在確實了解掌握地方民眾的真正需求,並獲得六項行動結論,本計畫即循此六大共識結論,透過深度訪談找出回應共識之切入點,並研擬各種可營造對話氣氛之睦鄰行動,以及具體可到達共識途徑之行動方案。最終目的在於解決「高屏堰及其衍生歷史情結」以及「高屏堰穩定供水相關計畫」與大樹區權益受影響區域民眾之信任、共識與承諾目標。

103年度工作目標(2)

計畫團隊基於上述工作角色與責任的期許與定義,將整體計畫的公民參與行動設定為「信任」→「共識」→「承諾」三個主要階段目標。分別為第一年爭取地方與公部門能在彼此「信任」基礎上,進行友善的溝通與相互了解;第二年則透過溝通了解計畫政策各項內容,交織各方可接受之「共識」項目,並互動研擬可合作之行動;第三年工作為孕育公部門與民間以共識基礎,透過公/私協力合作行動,將政策計畫共構並融入地方發展願景,並將具共識之項目,納入具公權力及法治等可被信任之約束力的「承諾」約定,產生具相互保障的權利義務關係。

本計畫即在於第一年與地方達到初步「信任」的年度目標基礎上,將再接再厲於本(103)年度邁向第二年「共識」的重要目標。因此本計畫103年度檢視的目標效益,將以「共識」所分析開展的各項指標作為檢核重點,並依此研擬公民參與水資源政策「共識階段」的建議流程與機制。承上所敘,本計畫整體執行內容架構與目標,如下圖2-2所示:

圖2-1 高屏堰穩定供水改善工程公民參與推動計畫

圖2-1 高屏堰穩定供水改善工程公民參與推動計畫

主要由里長透過社區幹部擴大至一般社區民眾並配合計畫團隊、南水局、相關權責單位(七河局、水規所、高雄市政府、區公所等單位)取得信任、共識、承諾推動高屏堰穩定供水改善工程公民參與推動計畫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1)

本計畫在年度目標為協助高屏堰穩定供水計畫中,各權益利害關係代表人之間從「信任」獲得「共識」。 在「共識」此一目標的內容上,本計畫研擬了共識觀察行動表如表2-1,包括觀察項目、觀察行動、觀察指標、觀察點、行動策略等欄位設計。 在「共識」項目上,依照本計畫需與各權益利害關係代表人溝通協商之各課題,歸納為「溝通平台有效性」、「緩解歷史情結」以及「取水方案調整與接受」等三個觀察項目,並在各項下建立可被觀察之行動,依該行動設計可觀察之指標。 而本計畫全年度工作內容與成果亦以此三項觀察項目進行呈現(請參見第三、四、五章內容),並於第六章中就年度工作內容與共識行動表進行檢視與成果分析。

1.在本計畫中,包括推動高屏堰穩定供水計畫之政府機關、地方政府、學者專家、里長、社區團體、農業團體及NGOs團體等。

2.本計畫所列之「共識」項目觀察方式主要以質性分析為主,且由於各觀察行動,將受到相關計畫進度、地方政治情勢、跨權責機關制度與法令等具多變性的限制因素,因此相對應之對策與時程有其變動性。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2)


表2-1 共識觀察行動表

共識觀察行動表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3)

表2-1 共識觀察行動表(續)

共識觀察行動表(續)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4)


表2-1 共識觀察行動表(續)

共識觀察行動表(續)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5)
表2-1 共識觀察行動表(續)

觀察項目_頁面_4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6)

以下則分項概述各共識項目下之觀察行動、指標與觀察點:

一、溝通平台有效性

本項主要觀察計畫中所設計的幾種溝通平台,以及所建構的溝通情境,參與者是否認知或認同這些可成為具長期運轉的機制。

(一)南水局公民參與行政機制

由於本計畫執行時限預定至104年度,因此透過高屏堰穩定供水計畫主題,所建構的各種溝通機制與經驗法則,需能移轉由南水局持續運作,因此需嘗試建構能內化於局內行政機制中,裨益各單位推動取水方案面對地方民意時的經驗參考及機制運用。103年度則先嘗試建構可試運轉且具共識的方法與認知態度,再於明年度進行深度調整與機制化之作業。其觀察行動有如下兩項:

1、工作小組工作坊 本項主要運用南水局經常性辦理之高屏堰穩定供水工作小組聯繫會報,針對需解決之溝通課題設計包括同理心認識、情境演練、專業簡化說明、溝通策略選擇等學習操作主題,規劃辦理適合之工作坊,並於辦理後逐步分析探討供水計畫對大樹沿岸地區民眾的權益影響及適當的協商方法,以作為實際與民意溝通之策略。

本項觀察指標為「確認具共識的學習操作主題」以及「高屏堰穩定供水計畫對民眾影響及協商方法」。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2、公民參與內化行政機制

本行動主要於執行多次高屏堰工作小組工作坊後,將獲得的課題與方法,作為背景資訊,邀請南水局各單位員工,以工作坊方式探討員工可接受且能認知之方法,以及可納入行政機制的具體作法。再將這些結論書面化為具操作型之手冊,作為103年度本大項之初步成果。

本項觀察指標為「形成具把握的方法與步驟」以及「行政機制初步形成」。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7)

(二)公私協力(社區工作坊)

本計畫於102年度辦理二次社區聯合工作坊時,嘗試邀請社區與公部門(南水局及七河局),以大樹堤防認養為主題,透過分組參與以及願景共構的互動討論,在彼此腦力激盪中,減除公私之間討論政策的上下關係與疏離感。因此在103年度評估仍以社區工作坊作為公私之間最適之溝通平台,並嘗試從願景討論至共同行動,達成公私協力的長期互動機制與成果。

1、堤防認養籌備

除了因應地方民意需求而規劃興設的大樹堤防預訂於103年10月前後開始第一期工程(檨腳至姑山段),南水局亦規劃評估於堤後施設導水工程,於汛期高屏溪地面水濁度高時,引用大樹丘陵地主要坑溝之地面水作為備援用水,並減少坑溝排水帶來的溢淹災害,目前由於評估引用水量是否足以花費成本興設堤後導水之效益,因此暫以七河局所規劃的堤後土溝做為分量排水使用。然而,大樹堤防與沿岸社區發展因有所連結,因此計畫團隊將嘗試協助各社區以工作坊方式,針對堤防如何認養維護管理、景觀空間規劃及運用於社區生活生產的方式。

在本項觀察行動中,設計以「持續性的參與意願」、「認識與討論水政策的學習效果」、「相關政策與行政制度配合社區意見產生調整之程度」以及「專業參與成為溝通媒合工具之測試」等觀察指標,各指標之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8)

(三)溝通情境延續與設計

102年度本計畫順利與沿岸社區意見領袖及社區團體,獲得信任關係,主要歸功於溝通情境的各項舖陳與布局,因此103年計畫團隊仍以延續及深化設計的方式,保持良好溝通情境,讓參與公私各方維持或深化彼此的情誼。

1、水利署荔枝團購 本項觀察行動在103年嘗試建立長期的運轉機制,並邀請水利署福委會進場扮演訂貨與宣傳行銷中心,以鼓舞大樹荔枝供貨者,嚴選具吉園圃認證以上之安全產品,確保長期合作之品質。 在觀察指標上,以「評估建立永續經營機制」為重點,相關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2、高灘地安全農業推廣可行性 本項觀察行動在於評估高灘地具吉園圃(含有機)以上認證之各類農產品,相關供貨之產銷班是否具意願長期供貨給相關單位(如佛光山)。但由於各供貨產銷班大多均有其長期通路及價格,因此除非價格誘因能達一定水平,則此團購交易關係方能達成,是以本計畫團隊將與各供貨產銷班協談合作之可行性。 在觀察指標上以「評估供貨產銷班之可行性」以及「媒合長期採購團體之可行性」等兩項,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3、田調拜訪溝通 本計畫經常性拜訪高屏堰集水區受權益影響之社區意見領袖及社區團體,除保持資訊交流的即時性、回應地方民意相關需求以及瞭解可貢獻於高屏堰穩定供水各項計畫之常民知識外,更要注意因103年逢台灣地方選舉,地方民情是否討論涉及高屏堰穩定供水或高屏堰過去對地方帶來的歷史情結各相關課題,這部份的民情趨勢需透過經常性拜訪溝通予以密切掌握,以避免各項不可預知之負面效應衝擊。 在觀察指標上設計以「選舉氣氛影響觀察分析」、「民眾意見即時回應能力」以及「相關常民知識採集與應用」等三項,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9)

二、緩解歷史情結

高屏堰過去運轉至今,在地方民眾累積許多包括集水區土地發展限制、農業生產方式限制、洪災及回饋機制無感等情結,也因此在102年度本計畫團隊針對各課題進行深度訪查並探索解決之道,這些行動也讓社區感受到信任關係,因此103年計畫團隊希望進一步緩解各歷史情結,並逐步設計及執行各解決方案,期能達到各方滿意之共識。

(一)大樹堤防興設進度

大樹堤防興設與否及其進度是否延宕,在102年沿岸社區民意相當高度關注,也因此出現兩次陳情行政院南部服務中心的行動。由於七河局已完成大樹堤防的規劃設計,並獲得第一期工程經費,預訂於103年10月前後從檨腳段開始動工;此外,包括興田與統嶺兩社區所關注的堤防向上游延伸訴求,亦由水規所納入高屏溪治理線三年檢討計畫中。上述各項進度與是否延宕,關乎沿岸社區民意檢視水利署之誠信,也間接影響高屏堰穩定供水各取水計畫未來民意接受順暢性,因此為本計畫中最優先重要之觀察項目。

1、主工程進度的變動 本觀察行動主要在於定期追蹤大樹堤防包括與社區說明溝通、施工期程以及施工過程中之進度順暢性;並在遭遇各種危及進度延宕之因素發生時,能評估各種緩和地方民情之停損策略。 觀察指標主要以「延宕進度的衝擊與停損點評估」為主,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2、延伸訴求進度的變動 本觀察行動主要在於定期追蹤大樹堤防上游延伸訴求,納入水規所辦理高屏溪治理線檢討的進度期程,以及協助安排規劃水規所與興田及統嶺兩社區民意的溝通互動流程。 觀察指標以「是否順利進場辦理」、「水規所是否同意運用本計畫溝通平台」以及「水規所/興田、統嶺社區雙方合意共識之滿意度」等三項,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10)

(二)回饋機制與方案

從101年至今,南水局與沿岸社區互動溝通中,發現民意對於回饋金使用方式無感以及要求南水局在清理高屏堰上游淤沙時能一併提供水尾土供農民使用。因此計畫團隊針對此二項較具艱難(需評估法規限制、跨單位權責及跨專業技術)之課題,於103年進行深度評估與執行策略的布局。

1、 水利署回饋金協商地方有感方式 本觀察行動希望媒合社區、區公所及水利署之間,重新檢視原設定回饋金使用機制哪些環節造成居民無感,並嘗試建立溝通平台,使各方互動出具共識之有感方案。 觀察指標以「原有制度探討」以及「建構使社區有感的執行方式」共二項,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2、 水尾土供應農民 本觀察行動希望透過跨權責單位、跨專業以及法規探討等方式,媒合水利署水政組、高管中心及大樹區公所,建立可服務大樹農民無價提供每年清淤之水尾土之適當流程。 觀察指標以「無價或有價供應可行性」及「區公所扮演供應平台可行性」等兩項,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共識目標內容與觀察行動(11)

三、取水方案調整與接受

高屏堰穩定供水各項取水計畫中,本計畫團隊評估幾項較具可行性之計畫,評估103年運用跨專業/社區工作坊等溝通平台,嘗試瞭解社區民意對這些計畫可接受之程度與共識方向。

(一)伏流水模場試驗計畫

本觀察行動為高屏堰穩定供水各項計畫中最為重要且已順利施工,其施工技術、施工成本以及試驗結果,將直接影響後續推動高灘地傍河取水的可行性,因此不論進度、取水效益以及對週邊民眾生活生產用水之影響半徑,均為需追蹤分析及進行專業簡化之範疇。此外該模場亦設計有戶外解說空間,期待能成為檨腳社區之新地標(連接三角生態公園、原低水護岸自行車道及高管中心水資源展館),本計畫亦將探詢檨腳社區團體運用該空間之意願及方式。觀察指標以「施工過程民眾接受度」及「戶外解說空間民眾參與意願」等兩項,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二)高灘地傍河取水

本項計畫南水局原設定於興田段高灘地,規劃設置10口寬口井,以於汛期每日取10萬立方公尺伏流水作為高屏堰的備援用水。但該計畫受到興田里民意高度反對,經計畫團隊溝通協商後,興田里長提出將寬口井群分散設置高灘地之構想。然此構想在技術、成本以及沿岸其他社區民意接受度上,均需進行深度探討與溝通,因此103年計畫團隊將運用跨權責單位/跨專業/社區工作坊等溝通平台,探詢分析各方具共識之方案。 觀察指標以「南水局規劃方向確認」以及「沿岸各里民意溝通接受度」等兩項,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三)大樹堤防堤後導水

該項計畫目前在引用水量、導水渠道寬深度設計以及其效益性進行檢討中,且明確選案可能延至明年度方能有具體結論。本計畫團隊將追蹤黎明工程顧問公司各項檢討結論,以評估是否未來會具體成為沿岸社區之新地標,進而於明年度探詢各社區納入與大樹堤防共構為社區認養圈之意願。 觀察指標以「排洪及水質保護效益評估與確認」以及「堤後導水及滯洪設施變數評估」等兩項,其觀察點及對策,請詳見表2-1。

本計畫在年度目標為協助高屏堰穩定供水計畫中,各權益利害關係代表人之間從「信任」獲得「共識」。 在「共識」此一目標的內容上,本計畫研擬了共識觀察行動表如表2-1,包括觀察項目、觀察行動、觀察指標、觀察點、行動策略等欄位設計。 在「共識」項目上,依照本計畫需與各權益利害關係代表人溝通協商之各課題,歸納為「溝通平台有效性」、「緩解歷史情結」以及「取水方案調整與接受」等三個觀察項目,並在各項下建立可被觀察之行動,依該行動設計可觀察之指標。 而本計畫全年度工作內容與成果亦以此三項觀察項目進行呈現(請參見第三、四、五章內容),並於第六章中就年度工作內容與共識行動表進行檢視與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