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成果(1)
104年度計畫工作期間自104年1月29日至10月30日,執行期間共計9個月,共辦理26場次社區田野調查與相關單位拜訪、 6場次溝通會議、2場次公私協力社區工作坊、2場次員工工作坊、「大樹水資源志工導覽解說培力課程與活動」5場次, 「分散取水、審慎管理」—高屏堰上游伏流取水公私協力座談會1場次。同時,本年度製作完成4支公民新聞,以及年度工作紀錄片1支,呈現南水局於大樹區辦理水資源公民參與工作之歷程與成果,以達成公私協力合作承諾之目標。茲將各子目標下之執行內容整理於下表7-1所示:
年度工作成果(2)
表7-1 年度工作執行內容綜整

年度工作成果(3)
表7-1 年度工作執行內容綜整(續)

年度工作成果(4)
表7-1 年度工作執行內容綜整(續)

年度工作成果(5)
綜合表7-1所呈現之工作與內容,104年度計畫團隊工作為辦理工作小組工作坊並完成「水資源政策公民參與內化行政機制」、透過田調拜訪維繫溝通平台之運作並以水資源保育為主軸辦理社區工作坊、持續辦理水利署荔枝團購睦鄰方案以跨域合作辦理「一日農夫參訪高屏堰活動」、辦理大樹水資源導覽解說志工系列課程與活動以公私協力方式協助高屏堰整備環境教育人力資源、追蹤高屏溪伏流水模場試驗結果與高屏堰上游伏流取水工程事宜、透過網路平台與影像紀錄蒐集地方民情及宣傳公民參與之推動等工作。而以上工作皆逐步進行彙整,並將所蒐集資訊轉化為各項行動方案,以協助後續南水局推動公民參與工作之重要參考。茲將上述各項工作之成果分析如下:
年度工作成果(6)
(一)辦理工作小組工作坊並完成「水資源政策公民參與內化行政機制」
本計畫透過辦理工作小組工作坊,擴大並深化公民參與及伏流取水理念之傳達,同時透過南水局內部同仁對於高屏堰上游傍河取伏流等相關議題,研擬後續工程社區溝通策略,並藉由跨單位意見討論與經驗交流,蒐集並累積伏流取水相關技術知識。計畫團隊藉由梳理102至104年計畫推動之經驗,參考國內外公民參與相關文獻資料,撰寫完成「水資源政策公民參與內化行政機制」,以作為未來南水局推動水資源政策公民參與工作之參考。
年度工作成果(7)
(二)透過田調拜訪維繫溝通平台之運作,並以水資源保育為主軸辦理社區工作坊
計畫團隊透過持續深度田野調查拜訪,蒐集重要地方經驗知識與即時民情,維繫南水局、相關單位與社區間溝通平台運作之順暢,俾使傍河取水計畫獲得更為完整周延之背景科學證據,並取得民意之認同與協助。同時,計畫團隊協助興田社區辦理以湧泉水資源主軸之社區工作坊,成功捲動社區居民參與討論與規劃,並擘畫未來以水資源保育為發展主軸之社區營造願景。
年度工作成果(8)
(三)持續辦理水利署荔枝團購睦鄰方案,跨域合作辦理「一日農夫參訪高屏堰活動」
持續辦理水利署團購荔枝睦鄰方案以創造和諧的對話氣氛,透過友善農業推廣及公私協力水資源保育工作,並朝推動永續機制方向邁進。同時,透過跨域合作之方式,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與大樹區龍目社區合作,辦理一日農夫體驗參訪高屏堰活動,並邀請大樹水資源志工協助導覽解說工作,引導社區關心水資源居民進場參與,並捲動大高雄居民參與並了解大樹水資源保育工作之努力。
年度工作成果(9)
(四)辦理大樹水資源導覽解說志工系列課程與活動,以公私協力方式協助高屏堰整備環境教育人力資源
辦理「大樹水資源導覽解說志工系列課程」與「南化水庫暨南化-高屏堰聯通管路參訪活動」,帶領大樹區關心水資源議題之居民參與高屏堰、高屏溪伏流水模場等設施之導覽解說工作,並與港都社區大學合作辦理高雄市民參訪大樹水資源活動,透過學員實地解說演練與討論互動,藉由培力-實地導覽解說演練-再培力增能之過程,協助高屏堰整備水資源環教人力資源,為未來申請環教場域認證奠定相當基礎工作。
年度工作成果(10)
(五)追蹤高屏溪伏流水模場試驗結果與高屏堰上游伏流取水工程事宜
高屏溪伏流水模場已於103年11月20日完工,並於104年4至8月完成試驗工作,計畫團隊將試驗結果以專業簡化方式製作社區說明書,並協助相關單位進行社區溝通工作。此外,為追蹤高屏堰上游傍河取水設計規劃相關事宜,計畫團隊與南水局設計課辦理「高屏堰上游傍河取水設計規劃工作坊」,討論可能選址與施工設計,協助相關單位研擬社區溝通策略,並為高屏堰上游伏流取水工程設計規劃之參考。
(六)透過網路平台與影像紀錄蒐集地方民情及宣傳公民參與之推動
計畫團隊104年度工作中,持續以影像拍攝方式紀錄高屏堰穩定供水工程公民參與推動過程,並產出公民新聞四支(見圖7-1)與年度紀錄片一支,並透過「E起I大樹—水資源保育公民參與平台」臉書粉絲專頁持續宣傳並擴大公民參與網路參與效應,除針對本計畫進行宣傳之外,透過影音紀錄的方式,動態的展示南水局於大樹地區推動公民參與工作之歷程,亦能明確的蒐集並呈現地方民情意向。